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服务的公司,公司的权威、专业、高效,让您省心、放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车辆报废热线:

400-8951798
首页 > 报废咨询 > 行业新闻

报废车辆 SCRAPPED VEHICLE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热线:400-8951798

公司网址:clbfc.net

公司地址:全国各地都均有网点

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4-08-09 09:40        浏览量:310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损坏程度有时会非常严重,以至于需要进行报废处理。联通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主要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来执行。

一般来说,事故车辆报废需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1. 车辆的维修费用高于车辆价值的百分之八十或者更高时,保险公司通常会按照车辆报废进行保险理赔;
2. 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3. 修理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4. 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
5. 车型淘汰,已无配件来源的;
6. 经修理和调整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
7. 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
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各类机动车还有具体的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限制,达到下列情况的也需强制报废:

1. 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行驶里程方面,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需报废。
2. 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行驶60万千米需报废。
3. 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小型和中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需报废。
4. 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行驶40万千米需报废。
5. 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80万千米需报废。
6. 专用校车使用15年;行驶40万千米需报废。
7. 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需报废。
8. 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以及微型载货汽车使用12年,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使用10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微型载货汽车行驶50万千米,中、轻型载货汽车行驶60万千米,重型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行驶70万千米,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行驶40万千米,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行驶30万千米需报废。
9. 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行驶50万千米需报废。
10. 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正三轮摩托车行驶10万千米,其他摩托车行驶12万千米需报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机动车使用年限起始日期按照注册登记日期计算,但自出厂之日起超过2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按照出厂日期计算。
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是怎样的?
如果符合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其处理流程大致如下:

1. 及时向公安机关办理机动车报废手续,公安机关会出具《机动车报废证明》,并告知将报废汽车交售给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2. 报废汽车的拥有者应当及时将报废汽车交售给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3. 回收企业会凭《机动车报废证明》收购报废汽车,并向报废汽车的拥有者出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4. 最后,凭《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向汽车注册登记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在办理事故车辆报废时,车主需准备相关材料,如《机动车登记表(副表)》《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未获得的除外)《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单位车辆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复印件,个人车辆提供居民身份证和复印件)等。

了解并遵循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标准和流程,有助于车主在联通事故后妥善处理车辆,保障自身权益,并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在日常使用车辆时,也要注意保养和维护,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降低车辆的损坏程度。